某天,重庆的早晨

  来重庆一周了,今天周末,起了个大早看看这座城市的一角。重庆这边的雨一下就是一周,来重庆的这一周基本每天都有雨,下下停停,基本上都是牛毛细雨,这种程度的小雨我几乎是不打伞的,淋在身上凉凉的还挺舒服。今天早上没有下雨,但还是一直阴天。

  我租住在一个09年的老小区,小区里很多老人和孩子,环境倒也说的过去。重庆这边的楼房都蛮高,一座连着一座。下楼先拍一张,再去外面转转。

住处楼下

  从我住的小区出来,穿过一条商业街,马路对面就是公司了。公司楼下是重庆奥体中心,昨天下班的时候看到奥体中心前的广场在搭台子,以为是中秋节要有什么活动,早上出来一看已经弄好了,原来是在搞车展。

奥体中心门前车展

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:

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

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

  下面来说说重庆的轨道交通。我一直觉得重庆轨道交通的发展还是相当不错的,无论从线路密集程度还是从开通时间(2004年)来说,在中国都算是排名靠前的。轨道交通有轻轨和地铁,有一种说法是地上的叫轻轨,地下的叫地铁,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。想必大多数人都不太清楚这两者间的区别,我自己也是经常把两者搞混。下面先贴两段维基百科里定义的轻轨。

  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指的“轻轨”曾经与英文中的“Light rail”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999年发布的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》规定:按线路远期单向客运能力(断面运量),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分为三类线路运能等级。单向运能3.0至7.0万人次的线路为地铁,单向运能1.0至3.0万人次的线路为轻轨。

  2008年重新修订的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》(建标104-2008)取消了“轻轨”与“地铁”的区分,仅根据运能将线路分为Ⅰ、Ⅱ、Ⅲ、Ⅳ四个等级,并指出:“Ⅰ、Ⅱ、Ⅲ级线路是全封闭快速系统,采用独立的专用轨道和信号,高密度运行。Ⅳ级线路具有专用轨道和部分信号的中低运量系统,但部分路段设置平交道口。”

  所以,按照目前的建设标准来说,已经没有轻轨与地铁之分了,只有运量等级的差别,地铁的运量是要高于轻轨的。比如我拍的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,只有4节车厢(每趟车的车厢数可能不同),对比我之前经常坐的北京地铁昌平线的4组4节车厢来说,是要短很多的,同时客运量也少的多。不过重庆这边地势较为复杂,2号线修建地铁难度较大,只能采用修建轻轨的解决方案。不过轻轨也有轻轨的好处,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还是创造了很多世界之最的。

以下内容引用自百度百科“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”词条。

  采用跨座式单轨系统,正线最小曲线半径150m,最大限坡60‰,较好地适应了重庆市区地形起伏、道路狭窄的特点。2号线是中国在运营城市交通中落差最大的一条,总高程落差达115米,创下世界城市轨道交通之最。

  采用橡胶轮(内充高压氮气)+PC轨道梁,运行噪声及震动远远低于采用钢轮钢轨的传统地铁,因此2号线通过的居民区均不再另外安装声屏障。经过5年的运行,被誉为「中国最安静的轨道交通线」。

时代天街:

时代天街

  时代天街这里看到一处jeep的展台,工作人员正在安装用来展示jeep越野能力的交叉轴。

交叉轴

  贴一张公司办公楼的图(最瘦最高那个就是)。

公司办公楼

  往回家走的时候路过菜市场,偷拍了一张(没好意思进去拍)。

菜市场

  周末早晨的人还是挺多的,有正在跑步运动的人,也有跳广场舞锻炼的大妈,更有匆匆赶路上班的年轻人,感觉重庆还是一个挺有朝气的城市。

  走了这么久也有点饿了,最后以一碗12块的肥肠小面结尾,香!

肥肠小面

0%